籍贯:山西壶关学历:博士职务:中国工程院院士个人简介:牛憨笨,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66年毕业。1966年9月—1968年3月,因文化大革命在清华大学待分配。1978年3月份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其间曾于1968年8月至1970年元月到洪泽湖解放军农场劳动锻炼。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进修,还于1987年、1988年、1991年、1992年、1996年先后到前苏联科学院普通物理研究所、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物理天文系、美国马里兰大学电子工程系、法国斯特拉斯堡核物理研究中心及我国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应邀进行合作研究和讲学。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国防军工研究,专业光电子学,主要研究变像管超快诊断基技术、微光夜视技术和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等。197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8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9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西安光机所期间,一直为项目负责人,先后研制成功国防军工用的九种变像管和七种变像管相机,打破了巴统禁运,满足了重大国防军工的急需,使我国在变像管诊断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仅使时间分辩率由纳秒提高到皮秒,并进入了飞秒量级还使诊断光谱从近红外扩展到紫外、射线,直至中子,并使光子增益由几十倍提高到100万倍以上。在此期间还展开了极端条件下的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的研究工作,例如:瞬态显微技术、光技术、荧光寿命显微成像技术、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等,并取得重大进展。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主要参加者)和三等奖二项还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项和二等奖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五项和前苏联发明专利一项。先后发表论文90篇。1996年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和中国科学院模范导师等。1999年9月调入深圳大学工作,并组建了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图像信息获取与显示、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微光机电系统等研究和开发工作。